上海品茶



上海品茶(自适应手机端)

祁门红茶是什么茶?祁红的产地与起源故事

上海品茶 0

  祁门红茶(keemun black tea),发酵茶,我国最出名的工夫红茶,全称祁门工夫红茶,简称祁红,原产地为安徽省祁门县,于1871年由祁门茶人胡元龙所创制(另一说有余干臣),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标准的祁门红茶外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茶汤红艳,汤体环绕着杯壁会显现出一道亮的金边,因此也被号称“镶着金边的女王”。祁红的香气隽永袭人,其似蜜糖、花果的浓郁香气在世界统称为“祁门香”。

  祁门红茶和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印度大吉岭红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在1915年以独有的高香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由此晋升为三大红茶之首,声名远扬。

上海品茶  祁门红茶是最受英国人追捧的黄山茶叶,由于香调清芳别致,蜜糖味深邃,受到贵族和皇家的钟爱,被上层社会视为别致的珍宝,是社会名流显示身份的标志,英国人至今还把它尊称为“王子茶”、“茶中英豪”。在国际上享有祁门香、群芳醉等美名。更因具有提神消疲、生津解毒、养胃利尿的功效深受国内外饮茶爱好者的青睐。在中国,祁门红茶也一直被当作国礼赠送。

祁门红茶的产地

上海品茶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浮梁一带。其中以原产地祁门的历口、闪里、平里一带的红茶为最优,这是因为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优质,在红黄土壤里生长,而且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所以生叶柔嫩且内含水溶性物质丰富。

  黄山山脉西段的祁门是安徽省最南端的一个山区县,一条名叫阊江的河水穿过祁门,向南汇入鄱阳湖,祁门的得名就源于县城东北面的祁山与西南面的阊门。黄山支脉由东向西环绕,县内九成是山地,平均海拔高度在600米左右,近八成左右的茶园分布在海波100至600米的山地峡谷,这样的地貌是茶树宜居地。茶树生长在高湿的环境,受雨露滋润,茶芽蕴含丰富的茶汁,高山区强烈紫外线作用促使茶叶形成大量的芳香类物质,这种独特的植物被植物学界命名为“祁门槠叶种”。

  初春三月,太平洋上湿润的季风翻过千山万岭,把飘飘洒洒的雨水送到皖南的祁门,这个时节树梢上的嫩芽开始萌动,这些嫩芽将是制作上好祁门红茶的原料。祁门清早的气温比较清凉,空气中混合着一种蜜糖的香味,据说这样的味道易于被茶树吸收,在茶叶的生长季,有时一夜之间乌褐的茶树便爆出了灿烂的绿芽。祁红采制工艺精细,大致分为采摘、初制、精制三个主要过程。精致的祁门红茶至今还延续着传统手工制作的技艺。

祁门红茶的起源与创制人

上海品茶  祁门产茶可追溯到唐代,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描写了一个被谴责的商人形象:“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这个商人虽然面目不清,但浮梁卖茶确有其事,诗中说的浮梁就是今天江西景德镇的浮梁县。在唐代以前,祁门西南的区域都是浮梁县的属地,因为祁门盛产茶叶的缘故,浮梁成为江南重要的茶叶贸易集散地。据史料记载,祁门在清代光绪以前并不生产红茶,而是盛产绿茶,红茶始出近代。

  中国从公元4世纪开始种植茶树,到公元7世纪时,茶叶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饮品,但是那时候茶叶很珍贵,人们把绿茶当作不老药饮用,并没有出现红茶。后来茶种植业开始盛行,饮茶的习惯流传开来,公元10至13世纪的宋朝出现了红茶的前身——发酵茶。红茶生产起源于15世纪前后,确切的创制年代至今还很难定论。一些学者考证福建省武夷山地区的崇安首创小种红茶制法,这是历史上最早的一种红茶,再由武夷山推广传播到中国东南茶区,并简化了制法。到16世纪发展为工夫红茶。中国的红茶品类繁多,而安徽的祁门红茶却在红茶家族中一枝独秀。

  祁红创制人胡元龙

  据1916年,农商公报第二期记载,安徽改制红茶,权与于祁建,而祁建有红茶,实肇始于胡元龙,胡元龙为祁门南乡之贵溪人,于前清咸丰年间,即在贵溪开辟荒山五千余亩,兴植茶树。光绪元、二年之间,因绿茶销售不旺,特考察制造红茶之法,首先筹集资金六万元,建设日顺茶厂,改制红茶,亲往各乡教导园户,至今40余年,孜孜不倦。这段记载验证了胡元龙制作红茶的历史。

  1876年,一个叫胡元龙的祁门人,创制了闻名中外的祁门红茶,被后人尊为祁红的鼻祖。1835年,胡元龙出生在祁门南乡贵溪村的一个耕读人家。徽州地区好学善贾的民风,影响了胡元龙的一生。祁门县志上对胡元龙的形象做出了这样的勾勒:自幼博读经史,习拳练武,以文武全才闻名乡里。事实上,胡元龙是一位极具商业眼光的读书人。

  贵溪是一个产茶的乡,但出产的绿茶在品质上总有欠缺,茶农的收入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家中经商耕读的胡元龙得到一个消息,祁门的绿茶虽然不好卖,但是福建的闽红茶、江西的宁红茶销路却很好,胡元龙琢磨如果把绿茶改成红茶或许是一条出路。也许是天缘巧合,事实上,祁门茶树的树种更是潜在的制作红茶的优质原料。

  1875年,胡元龙在家乡贵溪筹建日顺茶厂,经多方寻找,他最终聘请了江西宁州的茶工舒基立来到祁门,按照宁红的制法将贵溪的绿茶改制成红茶。茶树是上天的馈赠,红茶却是人的智慧结晶,在有经验的红茶工人协助下,胡元龙开始摸索制作上品红茶的工艺。

上海品茶  清明时节的茶树嫩芽是制作红茶的最佳材料,胡元龙上山专门采摘茶树上一芽二叶、三叶的芽叶作原料。采下鲜叶,第一道工序依然是“杀青”,红茶的杀青完全不同于绿茶,不用大锅,也无需炭火翻炒,它的做法是将鲜叶均匀平铺在地面,利用太阳光的照射蒸发出水分,这样做能最大程度的保留活性酶的存在,红茶工艺上把这个过程称为“萎凋”。萎凋完,要对鲜叶进行下一个工序“揉捻”的处理,轻揉慢捻,行云流水般的手法如同给女子化妆,这个过程讲究的是手下力度持续的时间和茶叶的形状。

上海品茶  揉捻之后,进行的是红茶最重要的一环“发酵”,洒入山泉水,盖上白土布,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使一群群潜藏在空气中的酵母菌钻入茶叶中欢快的翻腾,直到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出来,这个时候才能看见火的身影。红茶烘制需要文火培干,在这一套完整的程序行走完毕后,红茶的毛茶就算基本制成了。这样的茶叶还不能急于入口,更加精致的工序将使红茶的品质锦上添花,还要经过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风选、拣剔、拼和等十几道工序,胡元龙经过不断地摸索改进提高,终于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红茶。胡元龙成功了,祁门红茶从此载入史册,清廷册封他为四品朝议大夫。

  祁红创制人余干臣

上海品茶  在祁门的邻县黟县,祁门红茶的另一位创制人余干臣,几乎和胡元龙同时创制祁红。

上海品茶  1875年春天,一位商人带着随从来到了至德县开起了茶庄,他就是徽州黟县立川村人余干臣。余干臣原是福建崇安县县令,他经常深入茶区考擦“闽红”的生产情况,与茶农一起采茶制茶,几年一过,余干臣对闽红的制作技艺十分熟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位为官勤勉的县令却因为得罪了上司成了官场倾轧的牺牲品,被贬回原籍。一天,他在翻阅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诗文时看到了《南有嘉茗赋》诗篇受到启发。

  余干臣来到至德县了解茶叶生产情况,利用当地茶叶仿照福建“闽红”制茶工艺试制红茶,终于获得成功。为提高红茶品质,余干臣来到了祁门,落脚历口、闪里两地,推广红茶制作,由于历口和和闪里地处牯牛降南坡,空气湿润、云雾笼罩。山花烂漫,茶叶上熏染了天然的花果和兰花香,制作出来的红茶具有典型的“祁门香”特点,为了统一品牌余干臣将他在各茶庄所制的红茶统一命名为“祁门工夫红茶”。


推荐文章:
柠檬红茶的制作
白茶散茶、饼茶真的只是形状区别吗?
不是所有“白茶”都是白茶
黄茶:温暖的黄温情的汤
喝乌龙茶你喝对了吗?
宝洪茶历史记载?历史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