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上海品茶(自适应手机端)

您不了解霍山黄芽知识!

上海品茶 0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省霍山县,应采用细嫩芽叶经闷黄工序制成,所以得名“霍山黄芽”

霍山地处大别山的腹地,古时候属淮南道寿州盛唐县,因此霍山黄芽有时也称寿州黄芽春芽、仙芽。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就有霍山产茶的记载。

上海品茶在唐代,霍山黄芽己被人们认作黄茶之名品,唐代李肇在《唐国史补》卷下中记载:“风俗贵茶,茶工之名品益众……寿州有霍山之黄芽。”,不过那个时候霍山黄牙还是蒸青团茶,而非锅炒散茶。明朝时,霍山黄芽更是享有崇高的声誉,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记载,寿州霍山黄芽为当时的极品名茶之一。

如今,霍山黄芽的产地主要集中在霍山县佛子岭水库上游,其中以大化坪的金鸡坞、金头山上和街的金竹坪,姚家阪的马米尖所产的黄芽品质最佳,俗称“三金一乌”。霍山黄芽的产区多位于深山区,可谓“山中山”。这里峰峦绵延,重岩叠嶂,山高林密,泉多溪长,三河(太阳河、漫水河、石羊河)蜿蜒,一水(佛子岭水库)浩淼。山中年平均温度15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生态环境优越,适宜茶树的生长。清代霍山黄芽被封为贡,岁贡三百斤,可见霍山黄芽盛名数百年。

霍山黄芽的鲜叶十分细嫩,因山高地寒,一般在谷雨前三到五天开始采摘。一共只采摘十多天。采摘的标准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黄芽要求鲜叶的新鲜度,好采回的鲜叶应薄摊散失表面水分,一般上午采下的黄茶下午就要制作,下午采下的当晚必须制完。

上海品茶黄芽的制作全程分为杀青、初烘、摊放、复烘、足城五序。杀青有生锅、熟锅之分,生锅为杀青,熟锅为做形,即叶轻揉成雀舌形;初烘用烘笼烘熔,火温控制在100℃左右.烘摊放5-6锅杀青叶,烘时要勤翻匀摊,当茶叶烘至五六成时,将二烘合并为一烘继续烘赔,约七成干时下烘,摊放1天,以使茶叶回潮黄变;黄变后的茶叶还需再进行复烘来增进香,最后烘至足干,越热装简封盖。制成的霍山黄芽芽叶挺直匀齐,色泽嫩黄,细嫩多毫,伍舌;冲泡后汤色黄绿清明带黄圈、香气鲜爽清高,叶底资散匀厚实;滋味浓厚鲜醇,甜和清爽,有熟板票香,饮后有清香满口之感。


推荐文章:
柠檬红茶的制作
黄茶:温暖的黄温情的汤
宝洪茶历史记载?历史传说?
喝乌龙茶你喝对了吗?
白茶散茶、饼茶真的只是形状区别吗?
不是所有“白茶”都是白茶